申31:1-8
(咏)申32:3-4,7-9,12
玛18:1-5,10,12-14
以色列人在旷野中十次试探天主,天主惩罚他们在旷野中,由四十天的路走成了四十年的迂回与考验之途。(参阅户14:22)进入福地的旧人中只有“农的儿子若苏厄和耶孚乃的儿子加肋布,保全了性命”。(户14:38)今日读经记述的是进入福地的新以色列代表,新的民族英雄若苏厄接受梅瑟的安慰和嘱托,准备以民进入福地。出谷纪第三十三章十一节记载,农的儿子若苏厄年轻时做了梅瑟的侍从,且总不离开会幕。少年若苏厄是未来耶稣的预像:在天主的临在中成长。
福音中耶稣邀请门徒们小心留意团体中的“小孩子(παιδ.α)”,他们是被轻视的“小子(μικρó,微末)中的一个”。耶稣强调的是门徒应“自谦自卑如同小孩子”和“变得如同小孩子”。小孩子不再是婴儿,而是需要榜样和教导的孩童。耶稣要门徒们在信仰与行动上,皆以小孩子的纯朴来接受榜样与陶成;也要门徒们如小孩子一样谦逊地接受被爱与呵护。耶稣曾有过孩童时候,也曾经说出让其父母难以接受的话,(参阅路2:49)若苏厄也曾为了梅瑟出神的话被人分享而产生嫉妒。(参阅户11:28、29)虽然我们皆受到团体的熏陶,但是每人都有自己内在小孩需要成长起来。耶稣不要我们把自己“小孩子”的形象给涂鸦、扭曲,反而更要我们努力成为信、望、爱的小孩子,且要我们关注团体中的“小子”(微末者和边缘人)。如此,我们才能承受天主的国,才能建立成长型的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