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奉献生活年 > 献身生活年_欢欣通函 >> 正文

献身生活年_欢欣通函

发表时间:15-02-05 来自:【台湾地区主教团网】 作者:  点击次数:30639

安慰,安慰我的百姓

「你们安慰,安慰我的百姓罢!

你们的天主说。

你们应向耶路撒冷说宽心的话。」

40:1-2

聆听

7. 依撒意亚先知书第二部份的神谕(参阅 依40-55),以一种亦见诸以后篇章的独特文体(参阅 依51:1752:1:「醒来,醒来!」),以辩解来帮助在流亡中,困于挫败的虚渺追忆中的以色列。这历史背景显然是以民在巴比伦长期流徙(公元前587-538),饱受屈辱,逃避无门那时期。然而,随着居鲁士的崛起,亚述帝国在波斯人新崛起的势力下瓦解,使先知预见一个出乎意料的解救将会出现。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在天主的默启下,先知公开地讲出这可能性,把政治和军事的演变,视之为天主奥妙地带引着居鲁士的行动。先知宣布解救已经临近,而且以民即将回归祖国故土。

依撒意亚用的字眼:安慰……,说温柔的说话,常常可以在旧约中找到。这些重复用的言词在柔情和感受的交流中尤其有意义。因此,波阿次认出卢尔德时,安慰她又与她交心(参阅 卢2:13),又或在欧瑟亚先知书著名的章节里,先知告诉他的妻子哥默尔:「他会引领她到沙漠与她谈心(参阅 欧2:16-17)。」旧约圣经还有很多类似的章节:哈摩尔之子舍根爱上狄纳,对她所说的话(参阅 创34:1-5);住在厄弗辣因的那个肋未人,对那曾离弃他的妾所说的话。(参阅 民19:3

这是个以爱情背景来解读的语言。因此,行动和语言紧扣,细腻而激荡地带着鼓励提醒我们,天主作为以色列的「净配」那份深邃的感情。这份安慰必然是一种彼此相属的流露,一份水乳交融的互诉,激情而有生命力的连系。因此,这些并非表面的、缠绵的话语,而是仁爱和深度的关怀,是在重拾忠信的路途上,一个赋予力量和耐心伴随的拥抱。

带同天主的拥抱

8. 「今天的人当然需要言词,但在一切之上,他们需要我们的见证,为天主那份温暖心灵,重燃希望,并导人向善的仁爱和温柔所作的见证。将天主的安慰带给他人,是何等的喜乐啊!」45

教宗方济各将这项使命委托给度奉献生活的男女:去找寻那位如同母亲一样地安慰我们的主,并去安慰天主的子民。

在教会内的服务源于与主相遇的喜乐和祂的召叫。这项使命就是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带来天主的安慰,为祂的仁爱作证。46

在耶稣看来,安慰是圣神的礼物。这护慰者要在我们的试炼中安慰我们,同时唤起一份不会落空的希望。因此,基督徒的安慰成了慰藉、鼓励、希望。它是圣神积极的临在(参阅 若14:16-17),而圣神的果实,就是仁爱、喜乐、平安、忍耐、良善、温和、忠信、柔和、节制(迦5:22

在一个缺乏信任,令人沮丧和失望的世界里,在一个人人被脆弱和怯懦、个人主义和自我为先所包围的文化里,我们被邀请去带领人相信;人有可能享到真正的快乐和满全自己的希望,而这希望并不只仗赖天份、优越感或学识,却是仗赖天主。只要人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寻找祂,所有的人与天主相遇,都是可能的。

我们这个时代的男男女女正等待着安慰的话,寛恕的机会和真正的喜乐。我们被召去把天主的拥抱带给每个人。祂俯身作出安慰的姿势,以一位母亲的温柔俯就我们这些作为圆满人性的标记、恩宠的促进者,47而非控制者的度奉献生活的人。

温柔造就美善

9. 我们是团体共融的证人。由于这份共融超过我们的视野和限度,所以我们被召带上天主的微笑。团体是我们能够宣扬的第一本和最可信的福音。我们要使我们的团体人性化。「你们要在你们中间建立友谊、相亲相爱的家庭生活。但愿修院不是一个炼狱,而是一个家。如同一个家庭那样,修院也有而且继续会有问题的。但像家庭一样,要怀着爱去寻求解决办法便可;不要为了解决问题而破坏团体;不要彼此争斗。如同一个家庭那样,要建立团体生活,因为团体生活本身就是这条路,而圣神就在团体当中。团体生活常常要求一个慷慨大方的心。学会放手、不要自夸、事事忍耐、发出会心微笑。喜乐就是这团体的一个标记。」48

喜乐是在团体的经验中得以证实。团体就是神学的空间,那里的每一个人都要为了自己忠信于福音,以及为团体其他人的成长而负上责仼。当一个团体由同一的耶稣体血喂养时,它就围绕着天主圣子而团聚,由圣言所导引,同行信德之旅。这团体会与天主圣子合一,共融团结,体验爱的礼物及在自由与喜乐中的欢庆,满有勇气。

「一个没有喜乐的团体是个濒临消逝的团体。(……)一个充满喜乐的团体,是一份真正由上而来给弟兄姊妹们的礼物。他们知道怎样求得它和怎样彼此接纳,让自己投入团体生活中,信赖圣神的行动。」49

在这些日子里,当分崩离析在广泛而无出路的个人主义前被视为合理,当薄弱的关系终止,并且破坏人身的眷顾时,我们被邀请去使团体的关系变得人性化,去鼓励一种按照福音精神的心灵共融,因为「在所有属于基督的人之间,存在着生命上的共融。它是出自信德的共融」,使「教会在她至奥妙的真理中,与天主共融,与天主相亲,成为一个在圣神内与基督和天父的爱的共融、延展至兄弟姊妹之间的共融。」50

为教宗方济各,手足之情的标记是温柔,一份「圣体的温柔」,因为「温柔为我们是有益处的」。手足之情拥有「一种对人巨大的凝聚力。(……)手足之情既容纳种种差异,它便是一份爱的经验,跨越种种纷争冲突。」51

以亲近来陪伴

10. 我们被召叫从事一个出离自我的出谷之旅,踏上一条朝拜和服务的途径。52「我们一定要穿越那道门,去寻找和接触他人!要有勇气面对这讲求效率的文化、这个只懂得浪费的文化,逆流而上、以精诚团结和手足之情,接触和欢迎每个人。凡此种种,都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地成为人的社会。你们要成为共融和相遇文化之仆!我愿意你们几乎要为此而着迷。要毫不傲慢自负的这么做。」53

「要对抗的鬼魅,就是修道生活在面对一个外在困难或复杂的世界时,它那种避世和安逸的形象。」54 教宗敦促我们要「离开安乐窝」55 ,去过我们这时代的人的生活,将我们自己交付给天主和我们的近人。

「喜乐出于与主无条件的相遇!(……)这与祂和与祂的召唤相遇之乐,不会令人自我封闭,却会令人开放自己;这喜乐会引导我们在教会内服务。圣多玛斯说:美善会自我扩散。喜乐也同样会扩散。当回应天主的召叫、回应祂爱的择选和在教会的服务中为福音作证时,不要害怕流露喜乐。喜乐,真正的喜乐是具感染性的;它会传染…… ,它会策励人向前走。」56

面对这种有感染性的喜乐、从容、有成果的生活,以及温柔和爱的见证、谦卑的爱德和毫无傲慢的表现,很多人感到有需要「来看看。」57

很多次,教宗方济各指出这吸引和感染他人之道,也就是教会成长之道、新福传之道。「教会必须是具吸引力的,教会要唤醒世界!你们要成为不一样的行为表现和生活的见证人!在这世界上,生活得不一样是可能的。(……)我所期望的,就是你们有这样的见证。」58

教宗把这项唤醒世界的任务委托给我们,敦促我们在《亲近》和《相遇》这两种源自福音的崭新牧民范畴的启迪下,按这个世代的男女的个别处境接触他们。这两种范畴是天主在历史中启示自己的途径,直到天主圣子降生成人时达至高峰。

在通往厄玛乌的路上,如同耶稣和他的门徒一起那样,我们以每日迎接人们,在他们的忧喜中陪伴他们,给予他们「心灵温暖」,59 体贴地照顾疲惫弱小者,好使我们的同行之旅在基督内获得光照和意义。

我们的同行之旅「在迈向牧民的父性、牧民的母性中达到成熟。当一位司铎不再是他团体的父亲、当一个修女不再是她所服务的所有人的母亲,这时他或她会感到难过。这就是问题。因此我吿诉你:在牧民生活中,悲伤的根源正在于欠缺了父性和母性,而它的源头就是不如意的献身生活。反之,献身生活应引领我们迈向丰饶。」60

爱的不断渴求

11. 作为教会母性和亲切待人的活生生的记号,我们到那些等待圣言安慰的人那里,以母亲般的爱意和父亲般的精神俯就贫困弱小的人。

教宗邀请我们不要把爱心私有化,但要有寻觅者那份锲而不舍的精神:「毫不厌倦地谋求他人的利益、所爱者的利益。」61

现代人的意义危机,以及西方社会及其制度的经济与道德危机,并非我们身处其中的时代的短暂现象,却概述了一个显著地重要的历史时刻。作为教会,我们现在蒙召外展,到达边缘境界,地理上和市区的边缘,以及人现实处境上的边界,即是进入罪恶、痛苦、不公义和不幸的奥秘中。到灵魂的隐密处去,在那里,每个人都经验到生命的喜乐和折磨。62

「我们活在一个矛盾冲突的文化里、一个分崩离折的文化、一个消耗浪费的文化(……)。发现一个流浪者因受冻而死并非新闻」。但是,「贫穷为我们是个神学的范畴,因为我们的主,天主之子,自我贬抑,让自己成为穷人,与我们同行。(……)一个与贫穷人为伍的贫穷教会,以接触基督的身体作起点。如果我们伸手触摸基督的身体,我们会开始明白一点,明白这贫穷、主的贫穷,实际上是什么一回事。」63 在一个人的生命里去体验贫穷的真福,表示要成为一个标记,来彰显那被基督解救并学了怎样去爱的人,已经藉喜乐征服了孤独和局限的痛楚。

在他的亚西西牧民探访中,教宗方济各被问及教会应该摆脱什么。他答复说:「摆脱每一个不是为天主的行为、不属于天主的行为;摆脱打开门户的畏惧,不要再等,出去与一切人接触,尤其与贫穷人中最贫穷者、有需要的人、被排拒的人。当然,不要在世界的沉沦中迷失,却要有勇气,即使在幽暗处,要显示基督的光芒,在人们无法看见、会使人绊倒的地方,要显示福音的光芒,摆脱那似乎给予安全感的架构。它们虽然有必要而且是重要,却絶不应使天主──那在它们内的唯一真正力量──模糊不清。祂才是我们的力量!」64

这疾呼有如邀请我们「不要害怕那在我们内工作的圣神所带来的新事物,不要害怕架构的更新;教会是自由的,圣神支持着她。耶稣在福音里教导我们的就是这点:我们拥有所需的自由,在我们的生命和种种制度中,去经常发现福音的新颕性,去为这新颖性选择新的皮囊」。65 我们应邀成为富有胆识,站在前线的男女:「我们所有的不是一份『实验室的信德』,而是『旅程的信德』,历史的信德。天主启示自己有如历史,而并非一个抽象真理的阐述。……你不能把边界带回家,但你必须住在边界,并且富有胆识。」66

除了贫穷这端真福的挑战以外,教宗邀请我们造访思想和文化的领域,促进交谈,甚至在理智的层面上,以伦理和灵性准则,提供我们怀有希望的理由,查问我们自己什么是美善的。信德永远不会限制理性的空间,反而面向人和现实保持开放,以护守一个整全的视野,为免陷入把有位格的人贬为「人类物质」的危险。67

真实的文化常被召叫去服务处于不同境况下的人类,开创未探之路,打开门扉,容让希望呈现生机,强化生命的意义和卫护公益。一个真正的文化进程「促进一个整合的人文主义,和人与人相遇及彼此建立关系的文化:这是基督徒促进公益、生活喜乐的方法。在这里,信德与理性结合为一,宗教幅度与不同范畴的人类文化──艺术、科学、劳动、文学……,互相结合。」68 真正的文化探索与走进历史,并且开辟寻求天主面容的途径。

那里知识有进展,而又能把知识向外通传,那里就能营造人与人互相亲近、相遇接触和彼此交谈的文化,藉此可以减低防卫,开放门户和兴建桥梁。69

1 | 2 | 3 | 4 | 第5页 | 6 | 7 |

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20号 邮编:200030 电话:021-64412211 传真 021-64276221
E-mail:guangqis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