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区动态 > 上海天主教界隆重举行第二届上海天主教中国化研讨会 >> 正文

上海天主教界隆重举行第二届上海天主教中国化研讨会

发表时间:25-09-27 来自: 作者:  点击次数:257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推进我国天主教中国化在新时代的探索与实践,2025925日至26日,由上海市天主教爱国会、上海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天主教上海教区及上海市天主教知识分子联谊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上海天主教中国化研讨会:相遇与融合在上海青浦区隆重举行。

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潘元庆;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上海教区沈斌主教;上海市青浦区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办主任汤宏波;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及各区民宗办相关领导;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以骅、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教授晏可佳、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教授李天纲、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游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袁朝晖等领导、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依托学术支撑 打造上海天主教中国化的文化高地

沈斌主教在讲话中回顾了上海天主教界近两年来在深入推进天主教中国化方面开展的实质性探索,他表示,天主教中国化不仅要有愿望,更要有路径、有耐力,也要有方法。我们应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找到既忠于信仰本质、又服务时代需要的结合点。此次研讨会主题“相遇与融合”,不仅呼应了时代命题,更回应了信仰内核。他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依托学术研讨,打造文化高地,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拓展研究维度、推动实践深化,为我国天主教中国化整体发展尽一份力。 

汤宏波主任也分享了青浦区在深入推进我国中国化方面取得的成果,他表示:青浦区通过讲经讲道品牌建设、建设天主教中国化实践展示馆、开展宗教中国化名师讲坛等方式,不断打造党的宗教政策的重要阵地,展示中国化成果的重要窗口,开展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潘元庆副局长充分肯定了上海天主教界在推进我国天主教中国化方面所做的有益实践,强调:一是要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二是要提升系统思维,落实主体责任,推动上海天主教中国化实践走深走实;三是要注重成果转化,加强自身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进上海天主教健康传承,更好地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贡献应有的力量。

研讨引发共鸣 展现理论研究与牧灵经验的互鉴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安阳师范学院、上海天主教佘山修院等十余家科研院所、高校的2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上海天主教三会一区”200余名神父、修女和中青年骨干教友共同参加。研讨会共设六个专题,内容涵盖中西文明对话、历史人物、教会实践、圣事礼仪、以及礼仪习俗中国化等多个层面。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各自研究的领域展开了深入阐发。

除学术研讨外,在“海上论道:礼仪习俗中国化”研讨中,多位神父、修女与教友代表也走上讲台,分享了各自在文化、圣乐、婚礼、服饰等礼仪习俗方面的研究心得与牧灵经验,他们的发言引起与会者广泛共鸣。在研讨会中,学术研究与牧灵经验真正实现了“双向奔赴”,使得天主教中国化这一主题更加具有行动力、感染力与生命力。

汇聚多方力量  深化天主教中国化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上海天主教持续推进天主教中国化的各项工作:在学术研究上,成立“上海天主教中国化光启研究中心”;在人才培养上,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举办“双通人才课程班”;在实践展示上,建成天主教中国化青浦实践展示馆;今年上半年,还启动了“中西文化交融地”的研究,并提出了后续的研究框架思路。这些探索与努力,为上海天主教中国化积累了更丰富的资源。

上海天主教爱国会主任许玉英表示,上海天主教界始终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我国天主教中国化方向,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心同行,在保持信仰核心的同时,积极探索与中华文化和当代社会相融合的表达与实践。

未来,上海天主教界还将牢牢把握天主教中国化这一根本方向,逐步建立起带有上海天主教特色的研究体系,并希望依托研讨会成果,汇聚多方力量,使学术研究与牧灵实践能彼此联动,成为教会未来发展的“双引擎”。

图片:演讲嘉宾风采

 

第1页

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20号 邮编:200030 电话:021-64412211 传真 021-64276221
E-mail:guangqis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