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礼仪 >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弥撒福音释义 >> 正文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弥撒福音释义

发表时间:19-10-26 来自:【天主教方济会思高读经推广中心网】 作者:林思川神父  点击次数:2643

法利塞人和税吏的祈祷 【福音:路十八9-14

9 耶稣也向几个自充为义人,而轻视他人的人,设了这个比喻:
10
「有两个人上圣殿去祈祷:一个是法利塞人,另一个是税吏。
11
那个法利塞人立着,心里这样祈祷:天主,我感谢你,因为我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
12
我每周两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献十分之一。
13
那个税吏却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都不敢,祇是捶着自己的胸膛说: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罢!
14
我告诉你们:这人下去,到他家里,成了正义的,而那个人却不然。因为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

【经文脉络】

上个主日的福音,耶稣讲述了一个「不义的判官和寡妇的比喻」(路十八1-8),教导门徒「应当时常祈祷,不可灰心。」这个主日的福音继续上个主日的经文,再次是耶稣讲述的一个比喻「法利塞人和税吏的祈祷」(路十八9-14),然后再透过对比喻的评论提出教导。

虽然这段经文的关键词是「祈祷」,但由比喻的引言以及耶稣的评论可以看出,这个具有「典范性」的故事并非仅仅谈论这一个主题而已。此外,读者也不可忘记,这段经文仍是对前面的「末世言论」(路十七22-37)提出补充。

耶稣教导的对象

这段经文一开始指出耶稣讲话的对象是「一些自充为义人,而轻视他人的人。」从比喻本身来看,故事中的法利塞人就是这样的人;但是由生活经验来看,这样的人事实上存在于任何团体之中。再者,由比较宽广的经文脉络来看,当时耶稣的听众同时包含法利塞人(路十七20)和门徒(十七22),因此耶稣教导的对象是一切狂妄自大,靠着批评他人而显出自身优越性的人。在今日的信仰团体中也不乏这样的人。

强烈对比的角色

比喻中出现两个对比性极强的角色,路加十分喜欢采用对比呈现的文学表达方式(参阅:路十五11-32;十六19-31),这段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法利塞人和一个税吏,但对比重点在于二人在圣殿广场上所表现的祈祷态度。

自绝于天主和人的祈祷

比喻首先非常生动的叙述这位法利塞人的「祈祷」:他站立在圣殿前低声祈祷,自言自语地向天主陈述自己的「功德」,说明他和别人不同,和罪人不一样,更具体的申明和这位也在场的「税吏」不同,因为他所做的远远超过法律所规定或要求的。

这个法利塞人的祈祷非常特别,在耶稣的时代,在公开场合低声祈祷并不多见,就内容而言,这人的祈祷并非赞美天主,而是「自我称赞,并且批评他人」,因此,他的祈祷事实上使他和天主和人隔绝。

认识自我的祈祷

比喻中第二个角色是一位税吏,在当时的社会中税吏被视为是公开的罪人。他「远远地站着!」意思是和圣殿的至圣所保持相当的距离,这个「距离」表达出这位税吏对天主的敬意,以及他对自己人性软弱的认知,承认自己的不善,宣告自己是罪人。

福音经文继续用双重的「自我否定」的语句表达这个税吏的自我意识:他「连举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着自己的胸膛」。虽然圣殿是人们举目仰望上主光荣的地方,但税吏却不允许自己享受这种喜乐,而只敢垂目望着地面;捶打自己的胸膛更是当时一般文化中共同的记号,表达极大的悲伤与痛悔。

唯独依靠天主的怜悯

在这样的情况中,这位税吏哀求说:「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这样的哀求首先显示他承认自己在天主前毫无价值。其次,根据犹太的赎罪祭规矩,罪人奉献了赎罪祭之后,便宣告过去的罪罚已经结束,和天主重新建立正常的关系;而这个税吏的祈祷显示,他连这样的恩典也不敢奢望,只盼望唯独依靠天主的慈爱怜悯。

耶稣的评论

耶稣在讲完这个比喻后,立刻加以评论和解释。祂以权威的方式宣告天主对这二人的判决:不是那个法利塞人,而是这位税吏得到天主的悦纳,在这种意义之下他能够被宣称为「正义的」,以这种身份离开圣殿,回到家里。「家里」和比喻开始的地点「圣殿」也具有高度的对比性,圣殿是公开场所,人们在此很可能为争夺虚假光荣而装模作样,而家里是私人之地,人在家中的表现才是真实的自我。耶稣的评论说明,这位税吏成了真正的义人。

经文最后加上的「智慧性」谚语(参阅:路十四11;玛二三12)是这个判决的理由,并且说明末日的审判时,天主将如此按以色列人的行为来判决:「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

【综合反省】

这个比喻是一个「典范性」的故事。耶稣讲述这个故事警告一切「自以为义」的人,并且为自己善待税吏和罪人的惯有态度辩护;但是,耶稣在此并没有普遍性地批判法利塞人都是自以为义的假善人。

这个故事给路加时代和今日的教会提供一面镜子,使教会的成员看清,如果他们因自己的信仰而夸耀,自以为在团体中高人一等,并轻视团体中的弱小者(参阅:罗十四~十五;格前八7-13),这些人就如比喻中的法利塞人一样。

读者应该注意,这是一个耶稣用来教导门徒的典范性故事,我们不可简单化地将法利塞人和税吏黑白二分。这个故事提醒每一个读者,不可因为自己的「功行」而自认有权要求什么,或轻视公开的罪人;即使我们有一些良好作为,也完全来自于天主的恩宠,在天主前我们都是罪人,都是恩宠的负债者。

第1页

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20号 邮编:200030 电话:021-64412211 传真 021-64276221
E-mail:guangqis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