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礼仪 > 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 弥撒福音释义 >> 正文

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 弥撒福音释义

发表时间:20-09-12 来自:【天主教方济会思高读经推广中心网】 作者:林思川神父  点击次数:1749

爱的锁链 福音:玛十八,21-35

21那时,伯多禄前来对耶稣说:「主啊!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该宽恕他多少次?直到七次吗?」
22耶稣对他说:「我不对你说: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个七次。
23为此天国好比一个君王,要同他的仆人算账。
24他开始算账的时候,给他送来了一个欠他一万『塔冷通』的,
25因他没有可还的,主人就下令,要他把自己和妻子儿女,以及他所有的一切,都变卖来还债。
26那仆人就俯伏在地叩拜他说:主啊!容忍我罢!一切我都要还给你。
27那仆人的主人就动心把他释放了,并且也赦免了他的债。
28但那仆人正出去时,遇见了一个欠他一百『德纳』的同伴,他就抓住他,扼住他的喉咙说:还你欠的债!
29他的同伴就俯伏在地哀求他说:容忍我罢!我必还给你。
30可是他不愿意,且把他下在监里,直到他还清了欠债。
31他的同伴见到所发生的事,非常悲愤,遂去把所发生的一切告诉了主人。
32于是主人把那仆人叫来,对他说:恶仆!因为你哀求了我,我赦免了你那一切的债;
33难道你不该怜悯你的同伴,如同我怜悯了你一样吗?
34他的主人大怒,遂把他交给刑役,直到他还清所欠的一切。
35如果你们不各自从心里宽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这样对待你们。」

经文脉络

玛窦福音中耶稣第四篇大演讲「团体生活指示」的前段,谈论教会团体的纪律问题,教导基督徒如何面对犯罪的弟兄(玛十八15-20)。伯多禄听了这些教导之后,紧接着就问耶稣:应该宽恕得罪自己的弟兄几次?为了回答伯多禄的问题,耶稣讲了一个「恶仆的比喻」。玛十八21-35叙述这段师徒之间的对话,便是这个主日的福音内容。

伯多禄的问题(玛十八21-22)

对观福音,尤其是玛窦福音中的伯多禄的角色相当突出,他是宗徒团体的领导者和发言人(玛十2;十四28-31;十七24-27)。在这段经文中伯多禄应该是代表团体向耶稣发问,因此耶稣回答伯多禄的话,对整个教会团体极为重要。
伯多禄问耶稣说:「主啊!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该宽恕他多少次?直到七次吗?」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伯多禄自认为若能宽恕弟兄「七次」,已是最大的极限了。事实上,伯多禄的想法已经远远超过犹太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传统思想(玛五38),因此,耶稣的答复一定更令在场的人震惊:「我不对你说:直到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耶稣的言语非常清楚地表达,应该一再地、永远地、没有任何限度地宽恕自己的弟兄。接着耶稣讲了一个比喻(玛十八23-35),更进一步的说明原因。我们先解释一些比喻中的背景因素,再说明其内在涵义。

比喻中一些细节的诠释

在犹太传统中,「国王」常被用来当做天主的象征,玛窦福音二十二章婚宴的比喻中,也出现相同的用法。相对而言,比喻中的「恶仆」应被视为是宫廷中的大臣,而那位欠他钱的同伴,是职务更低的臣仆。
一万「塔冷通」大约是十亿「德纳」。在耶稣的时代,一个德纳相当于一个雇工一天的工资;因此一万塔冷通是不可想象的财富,在现实生活中这么巨大的债务是不可能的。耶稣讲比喻时当然是故意夸大债务的数目,使人看清自己在天主前是一个十足的负债者。
即使恶仆将一切财产、连同妻子儿女一并变卖,也绝不足以偿还债务。在犹太法律中将一个以色列人贩卖为奴,虽然是可能的,但是只有在处置偷窃犯时才被允许;至于贩卖妇女,则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国王的命令,应该被视为是一种处罚性的措施。

鲜明的对比

这个比喻以鲜明的色彩表达出天主令人惊讶的无限仁慈,但是令人更惊讶的是,这个仆人虽然亲身经历了极大的仁慈,却毫无同情怜悯之心,极为狠心地对待了他的近人。比喻中刻意营造了强烈的对比气氛:
一、国王宽免了仆人一万「塔冷通」的庞大债务;然而这位仆人竟然不肯放过只欠他一百「德纳」的同伴,十分粗暴的对待了他。
二、两位仆人在求情之时,都用了一样的话:「容忍我吧!一切我都要还你。」但所得到的效果却完全不同。
三、国王怜悯了欠他债务的仆人,并让他自由离去;而这位仆人却把欠他债务的同伴投入监牢,直到他还清了债务。

比喻的核心讯息

这个比喻的重点并不在于谁显示了、或谁没有显示仁慈与怜悯。它的重点在强调:这位积欠君王巨大债务的仆人,经验了丰富的仁慈之后,应该以相同的情怀,对待只欠他少许债务的同伴。
面对天主每个人都是罪人,人人在天主前都是负债者,天主却毫无条件地宽赦了我们,但是天主并不需要我们的回报,因为人根本无法还报白白领受的恩宠。天主对人唯一的期待是,大家能够彼此从「心」里互相宽恕(玛十八35),就如天主曾宽恕了我们一样。这样的思想,其实早就包含在耶稣教导的祈祷文「天主经」之中了(玛六12)。

天主的仁慈与公义(玛十八31-34)

比喻的结尾说到这位恶仆遭受国王严厉的惩罚(31-34),但是,读者却不应该因此而对天主的仁慈重新提出质疑。因为在耶稣的宣讲中,本来就也含有审判的思想。审判并不是天主恩宠福音的首要讯息,但却是天主恩宠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亦即对那不悔改的罪人所行的公义(玛十15;十一22-24)。就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天主的仁慈和公义本来就是同时存在的。

综合反省

「犯错(罪)者是人,宽恕者是神!」(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耶稣透过比喻教导我们,说明天主的仁慈是永远的,没有限度的,祂不断地将人由罪恶中释放出来。天主以无限的仁慈怜悯宽恕人,希望能因此而引导人以同样的宽恕和仁慈怜悯去爱自己的邻人。如此罪恶的锁链将被斩断,而爱情的锁链将被建立。当人用所经验到的爱去宽恕得罪自己的人,就是在「协助」天主建设天国。

第1页

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20号 邮编:200030 电话:021-64412211 传真 021-64276221
E-mail:guangqishe@163.com